时间:2020-04-28 09:57
陈炎(1957.11-2016.05),男,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主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山东大学副校长等职务。曾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荣获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泰山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山东大学跨世纪人才基金、山东大学杰出学者基金。
陈炎一直致力于美学及传统思想文化的探讨与研究,在审美文化、美学基本理论、文艺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研究,在美学界与文化界皆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在美学基本问题上,其《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一文,对当时美学界中最有影响力的两种美学观点展开纯学术的论析与质疑,引发了持续多年的有关“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讨论和争鸣。
在审美文化史的研究上,其主编并参与撰写的《中国审美文化史》(四卷)疏理并建构了一部“有别于审美思想史和审美器物史的审美文化史”,为国内同类著作中的第一部通史,实现了美学史研究对“审美思想史”和“审美物态史”的双重飞跃。
在中西比较美学的研究中,与周来祥先生合著的《中西比较美学大纲》曾被国际美学学会副主席马恰诺教授誉为“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比较美学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领域,他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一书中运用文化人类学、符号学、比较文学、结构主义、两性文化、文化冲突理论等多种模式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新的读解和破译,受到钱学森等专家学者的重视与好评。
在美学教材的编写上,他主编的《美学》一书语言晓畅、取证广泛、举例生动,做到知识性、趣味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以其“研究对象取舍的机智性”、“情感学的阐释模式”、“对审美的三分式分论描述”等特点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同类教材的新高度。
陈炎在学术研究中秉持“价值中立、方法多元” 学术态度,提出了“学问无中西、学问无古今、学问无疆界、学问无大小”的治学理路,矢志 “从世界的角度和当代人的立场”,“用现代人的方法和手段来重新审视、读解和破译传统文化,并用于指导现代人的生活”。他秉持守真务实、革故鼎新的学术定位,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逾百篇,出版《积淀与突破》《陈炎自选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日神与酒神》《中西比较美学大纲》(与周来祥合著)、《美学与社会犯罪》(与李有祥合著)、《文明呓语》《艺术与技术》《陈炎学术文集》等学术专著多部,主编了四卷本的《中国审美文化史》并为其第三卷的撰稿人。《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与赵玉、李琳合著)一书入选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及重大成果奖、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跨世纪文学评论一等奖、刘勰文学评论奖等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