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17 00:00
范学辉(山东大学)
历史研究 2017年第1期
该文对《俄藏黑水城文献》当中第一手的极具研究价值的重要文书——金代《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进行了细致考证和深入研究,订正了俄罗斯权威专家孟列夫等中外学者的许多关键性错误。
文章认为:从文书当中出现的“本府”和“内族六斤”两个关键点出发,结合《金史》相关记载,《俄藏黑水城文献》收录的《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当形成于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十月,为该年九月金廷所颁核实陕西等地区世袭蕃部巡检与弓箭手加以安抚和奖赏诏书的产物。是由临洮路奉金廷九月诏书之命,负责统计本路蕃部首领与弓箭手具体人数,然后登记造册上报陕西宣抚司。其背景则是金朝为备战金夏临洮战事争取当地蕃部势力的支持,该文书也在是年十一月的临洮之战中落入西夏之手。故文书应重命名为《金贞祐三年十月临洮路上陕西宣抚司核实世袭蕃部巡检与弓箭手编册》。
除金朝临洮路官员之外,文书当中出现的人名皆为吐蕃蕃部首领,本职皆为世袭本族之巡检,其中既无女真人更无汉人。文书当中的万户属于非正规军性质的义军万户,多由蕃部首领兼任,其官品不过正九品,与从三品的猛安谋克制基础之上的正规军的万户相比真可谓有天地之差,两者的性质更是截然不同。一般而言,金代猛安谋克编制下的正规军万户名义上统兵万人,至少也要在数千人以上,而义军万户所辖兵力才仅为区区600人,这也是两者名同实异的一个例证。巩州第四将则是金朝在陕西沿用北宋将兵制的陈迹,绝非金模仿推行“仿宋军编制”。不论是正规军,还是非正规军,皆看不出金末在行军作战、组织军队当中有改用“仿宋军编制”的任何迹象。
文书所反映的金末临洮路之兵役形态,主要是“弓箭手”和“自愿军”。弓箭手,并非指兵种意义上的“弓箭手”,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募兵制度。金朝的弓箭手制度系承宋制而来,主要是在陕西、河东与西夏接壤的地区,以授予土地来招募蕃、汉豪强耕牧。“自愿军”则是金朝按“丁口签来”强行征发而来的,实际上就是签军,并非募兵性质的“射粮军”,因为当时金朝的财政大致处于崩溃状态,不可能有能力承担更多的募兵费用。使用自愿军的名义,不外是金廷自欺欺人的手段而已。据文书加以统计和推断,其时临洮路“自愿军”和“弓箭手”总数在四万上下,但他们皆为非正规军性质的地方武装,贞祐三年临洮路金军的主力还是陕西统军司之万馀正规军。
从文书还可以看出,临洮路蕃部弓箭手“马军”的数量相当可观,这说明临洮路蕃部的马匹资源的确相当充裕。众所周知,临洮地区草场遍布,历来就是优良马匹的出产地。自贞祐二年南迁之后,金朝北方马源尽丧,金廷遂于临洮路的洮州、河州等地开设马场,使用宝贵的白银向蕃部购买马匹。金末之所以在临洮路与西夏全力相争,临洮路蕃部马匹资源充裕,洮州、河州为金朝后期战马供应最为重要的战略基地,是一个重要因素。
文章刊发以后,得到学术界的较高评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2017年第3期予以全文转载。
范学辉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文史哲》编辑部编辑。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史,兼及秦汉史、金元史。著有《宋代三衙管军制度研究》《宋太宗皇帝实录校注》等,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九十余篇。先后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二等奖(3次)、三等奖等。治学服膺中华史学“朴实求是”的优秀传统,推重“沉潜之学”和“考索之功”,致力于“成一家之言”。所著《宋代三衙管军制度研究》,130万言,入选201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之后,广受同行专家赞许,先后获评第9届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二等奖、第5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提名奖等。